又是一年就业季。六月至今,上海各个大型招聘会相继举行,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目光。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就业市场呈现什么趋势?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心态又是如何?记者调查发现,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求职者心态更趋“求稳”。
企业重当下
求职者看未来
本周一,“精准服务促就业 同心护航新征程”2025年静安区政协委员单位暨百家企业招聘活动在静安八佰秀举行。尽管天气炎热,会场内前来找工作的求职者特别是应届毕业生仍络绎不绝,人头攒动好似春运。
招聘会现场,众多应届毕业生在岗位展板前驻足。
当天,120多家企业提供了涉及管理、销售、养老护理、育婴师、客服等多个领域的就业岗位,拟招聘人数超过1500人。与以往不同的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更加注重求职者的“上手”程度。一位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招到的员工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直接上手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更看重他们的实践能力。”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不少企业在招聘时,会在现场提出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要求求职者给出解决方案。对于有相关实习或工作经验,能够清晰阐述解决问题思路的求职者,企业表现出了更多的兴趣。
相较于招聘企业对当下实用技能的看重,求职者的目光更多投向未来。他们更在意岗位是否稳定,背后的职业发展空间、社会保障力度与职业归属感等隐性价值。一位在客服热线平台企业摊位前咨询的求职者表示:“如果是派遣或外包形式,就会让人感觉工作不稳定,福利保障、晋升机会可能与正式职工存在差距,岗位对我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记者发现,现场不少企业为了吸引求职者的注意,在展板上重点突出了自身“国有企业”的属性。应届毕业生小周告诉记者,“找工作首选肯定是国企或者大中型企业,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会考虑找一个感兴趣行业的小微企业入职,积攒一些经验,以后再慢慢择业。”
不盲目
心态务实且稳重
考研人数下降,体制内工作以及国企、大厂受热捧……记者调查发现,相较于以往的“闯一闯”,今年,应聘者找工作的“求稳”心态持续加重。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就业指导员盛毓毓表示,从他们今年举办的多场线上线下招聘会情况来看,参与招聘会的国企以及中小型企业基本与去年持平,但所提供的优质岗位稍有下降。鉴于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少求职者心态转变,转而寻找更为稳定的工作,比如说考公,或者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哪怕是选择‘慢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也会尝试多种招聘渠道,而不是陷入‘非考公不可’的窄门”。
“今年应届毕业生参加招聘会更认真了,主动求职的比例也比往年高了不少。而且会思考自己擅长做什么,可以接受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会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据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屈辉观察,应届毕业生会通过招聘会或者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寻求就业帮扶,没有以前那么盲目了。“今年他们的求职心态务实且稳重,能接受从基层岗位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做得更扎实。”
从企业角度来看,“今年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较去年略有减少,但是企业对于岗位的细分要求更加具体和明确了,注重求职者在面试期间的行为表现。”屈辉表示,企业在人才甄选和招聘过程中,更希望优中选优、好中选好,宁缺毋滥。“当前招聘市场趋于理性,更加看重求职者的综合素养以及未来的发展潜能,我们在无法改变现有环境的前提下,只能去适应环境,找到最佳的人才选聘契合点。”屈辉说。
(劳动报记者 李成溪 文/摄)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