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广州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寂静的——马路不再车水马龙,交通灯暂时卸下了忙碌,繁华的CBD也褪去了浑身班味。深夜的城市不再如白天般容易被看穿,摇曳的灯光下满眼只有“清静”二字。
但对位于白云区的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以下简称“江南市场”)来说,这样的清静完全不存在。当时钟指向三点,繁忙的一天已经拉开帷幕。悬挂全国各地牌照的大货车,正载着全中国以及全世界漂洋过海而来的新鲜水果,陆续来到市场外的增槎路,排队等待进入江南市场。
△2025年7月25日凌晨,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灯火通明。(图/Zhong 摄)
等候入场卸货的车队里,还有不少车身通体白色的冷藏车,密闭的冷藏室里大有乾坤。车子刚停下,等候多时的水果搬运工便迫不及待地涌到车尾等候开箱,人群中不时有讨论的声音:“今天这车货柜,装的是马来西亚猫山王榴梿、泰国山竹,还是巨峰葡萄和四川脆李?”
货柜打开,完成质检、清点后,众人已经按捺不住。接下来,他们行云流水般地进行卸货、装货、摆货等流程,这番热火朝天的景象每天如期上演,一般会抢在拂晓之前完成。日出之后的数小时,市场将迎来更为热闹的交易时间,直到中午人们才会进行短暂的歇息。
江南市场占地面积达40万平方米,是全国果菜交易量最大的市场。早在数年前,这里便实行果菜“错峰交易”,只允许每天凌晨至中午进行水果买卖。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水果还没到中午就基本沽清,下午时分整个水果区便回归寂静。
△各类进口水果堆积如山,搬运工人正在紧张地工作 。(图/Zhong 摄)
普通人无法想象江南市场的交易模式,更想不到这里的水果出货量到底有多庞大——最新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5月中旬,江南市场水果类日均成交量达到677.07万公斤。广东省市面上50%—60%的水果、全国近一半的进口水果,都在这里有条不紊地中转。
如果不是职业买手,绝大多数广州人会对江南市场感到陌生。这个始建于1994年的大型蔬果批发市场,沿着增槎路自南向北分布了8个出入口,里面的布局纵横交错。电动车、三蹦子、大货车在这里从早到晚地穿梭不停,倘若你不看手机导航,迷路是必然的。
△繁忙的水果迷宫。(图/Zhong 摄)
于是,当我凌晨四点驾车来到江南市场附近停好车后,发现实在是低估了这个市场的体量——根据小红书里的素人攻略,假如不小心走错了门,那大概率就要和优质水果说“再见”。
对散客来说,去江南市场无疑是一种体力考验。因为不同于普通的农贸市场,在江南市场找水果犹如一场寻宝游戏,能找到什么样的水果、能否找到最优质的货源,三分靠经验,七分靠运气。
水果是餐桌生意,速度就是一切,新鲜就是王道。事实上,凌晨时分来到江南市场寻找水果的人,几乎都是来进货的供应商。至于慕名而来的散客,则会选择天亮后抵达。
△水果商贩和顾客在货车旁直接交涉。(图/Zhong 摄)
拼团的朋友早已在进口水果区等候。我们绕场一圈,邻近道闸的A区大棚外面,已经有商家摆出刚刚到埠的水果,招徕慕名而来的采购者。可能是因为时间尚早,我们在现场见得最多的水果,大多是葡萄、李子和山竹,真正硬核的抢手货榴梿并没有出现。
但也并非没有惊喜。人群之中,一个“亭亭玉立”的凤梨摆在了大货车前,看起来相当诱人。货主阿丽熟练地用小刀削去凤梨外皮,露出黄澄澄的果肉,邀请我们品尝。她告诉我们,这是刚刚从海南运抵的凤梨:“这车货是我们自己在海南种植的,用的是欧洲品种,比知名度更广的金钻凤梨要好吃。”
△货主切开一个凤梨,邀请顾客品尝。(图/Zhong 摄)
阿丽是我们当天看到的唯一一位售卖凤梨的货主。据她介绍,这车凤梨原本早些时候就能运到,但因台风“韦帕”而打乱了销售计划。“轮渡停航了,运凤梨的货车滞留在港口,唯一的办法只有等待。”
像阿丽这样的女性货主,在进口水果区里属于少数。放眼望去,大多数在此处经营的货主,都是手里拿着手电筒、背着小挎包的中年男性。每当有买家驻足,他们便会主动地打开话匣子,介绍水果的产地、品种、价格,用套近乎的聊天话术吸引对方拿货——哪怕对方是只买一箱水果试试口味的散客。
比起卖力吆喝的货主和讨价还价的买家,穿着印有“果”字马甲的搬运工往往是整个市场中最沉默的人。他们把三蹦子靠着货车尾部停好,把货装满后便麻利地跳上驾驶座,载着水果驶向指定的目的地。等待装货的时间里,他们大多数要么站在一旁围观,要么掏出手机默默地刷短视频。没有人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也没有人关注他们一天要蹬多少趟车、卸多少箱货。
△胸前有个“果”字的货运工人开着三轮车运送果品。(图/Zhong 摄)
公开资料显示,每天到达江南市场的水果在此中转后,有一部分将发往全国,还有不少会“反向”输出至东南亚和日本等地。而这里形成的“江南价格”,更是华南地区水果批发的“风向标”,几乎可以决定周边大小城市零售终端当天的定价。
但货主们并不太在意这一“风向标”到底往哪儿转。比起卖出多少钱,他们更关心当天拿的这批货能否顺利沽清。
盛夏时节的广州天亮得很早,不到六点,天空已经开始泛白。此时整个市场的热闹氛围逐渐进入高潮,来来往往的人挤满了市场的主要通道,“堵人”是这里的家常便饭,四周充满了浓郁的市井气息。
△在专营荔枝、龙眼、黄皮、砂糖橘等国内水果的档口,货主、搬运工等各司其职。(图/Zhong 摄)
水果散发的香味随着气温升高而飘散开来,等候多时的拼团朋友循着味道开始扫货。在进口水果区,来自南美洲的牛油果被摆上摊档,围观泰国山竹的买家开始变多,原本空手而来的我也顺手买了一箱四川脆李和一箱巨峰葡萄,穿过密集的人流艰难地提回车上。
阿丽的凤梨依然摆在那里,等待买家前来询价。那个摆在货架上方的凤梨,在朝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我问她什么时候能够全部卖完,她只是莞尔一笑:“我来这里卖水果,就没想过带着卖不出的水果离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Travel”,作者:良豪,36氪经授权发布。
广州人半夜才去的市场,装下世界各地的甜
08-22阿里达摩院院长带队,斑马智行闯关港股
08-22民乐县司法局:创新公证服务机制 助力金融安全稳定
08-22破除“内卷式”竞争 迈向高质量发展(人民眼·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08-22香港工商界人士投资考察座谈会召开
08-22征和工业拟定增募资不超8.18亿元,用于农机部件扩产项目等!营收增速近年趋缓
08-22睡一觉≠酒醒!桂林两人“隔夜酒驾”被查
08-22社保新规下的企业生存法则:今元集团助力开启合规增长新时代
08-22以敢“饮头啖汤”精神建设佛山西部教育新高地!高明区摁下教育提质“加速键”
08-218月22日,安庆市、县同步开放欠薪接访通道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