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皖苏地区,经常能看到雪枫广场、雪枫小学、雪枫大道等以“雪枫”命名的地方,这是为了纪念抗日英雄彭雪枫。
1938年9月,党中央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派遣彭雪枫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
1940年11月,3000名日伪军驾驶汽车、坦克、飞机围攻安徽蒙城板桥集,企图瓦解抗日根据地。彭雪枫率部沉着应战,利用地形设伏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这场战争创造的“步兵打飞机”奇迹,至今仍镌刻在板桥集战役纪念碑上,彭雪枫部用机枪击落日机,成就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
但这场战役也让彭雪枫认识到平原游击战中兵力不足的劣势。于是,他卖掉心爱的战马,换回三匹母马,创立新四军首个骑兵团。同时,为打造适合中国战士的马刀,他设计出刀身修长、背厚刃利的“雪枫刀”。
1942年沙山集一役,700名骑兵如利刃劈开日伪军防线,刀光过处,敌首滚落。伪军闻“雪枫刀”丧胆,民间流传:“骑兵团马鞭一指,鬼子汉奸望风逃。”这支骑兵团最终发展成为华中战场令敌闻风丧胆的尖刀。如今,在亳州市涡阳县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仍留存着彭雪枫设计改良的造型各异的大刀。
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反映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彭雪枫带头创刊《拂晓报》。这份诞生于茅草屋的战地报纸,首期便写下:“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进!”
白天行军作战,夜晚油印报纸。没有印刷机,就用刷子蘸油墨手工拓印;缺少纸张,便发动群众捐献账本、烟盒。至1944年,《拂晓报》刊发战术指导文章60余篇,甚至被周恩来带到国际反法西斯会议展示。彭雪枫亲自撰写社论,痛斥日军暴行,号召“用笔杆子唤醒四万万同胞”。当伪军捡到散落的报纸,竟有整队士兵携枪投诚。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指挥新四军主力攻打河南夏邑八里庄时,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如今,“拂晓”早已到来,阳光洒满华夏大地,但那些定格在黎明前的生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经济日报记者 孙庆坤)
社保新规下的企业生存法则:今元集团助力开启合规增长新时代
08-22以敢“饮头啖汤”精神建设佛山西部教育新高地!高明区摁下教育提质“加速键”
08-218月22日,安庆市、县同步开放欠薪接访通道
08-21“马斯克”账号入驻小红书?2条帖子粉丝1.6万,内容疑似AI生成
08-21南非一中国人遭绑架,中使馆发声
08-21车主称50升油箱被加了67.96升汽油,成都一中石油加油站未回应
08-21外媒:拉夫罗夫警告称,在没有俄参与情况下讨论乌克兰安全保障是“没有出路的”
08-20磨难教育,课本上找不到的课|民坊评弹
08-20头号引领 势向未来丨太阳纸业铺就传统制造业升级新赛道——特种纸中见“数智”
08-20寓教于乐的亲子游如何玩?来看贵州这个恐龙小镇的多维度沉浸式研学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