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李隆基老婆有几个(唐玄宗李隆基的四个女人谁更惨?)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3 08:49:36    

杨玉环 杨贵妃

汉武帝刘彻曾有四位皇后,他曾经喜欢她们每一个人,只是她们都没有善终。

金屋藏娇的故事最早是出自志怪小说,并非正史,做不得实,但是刘彻小时候喜欢跟表姐玩应该是真的。正因为娶了这位表姐,刘彻才可以从那么多皇子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帝,只是他却狠心以善妒无所出为由将阿娇废入长门宫。

那长门宫本是阿娇母亲的私邸,后给武帝,他正好将废后安置在里面。阿娇因为自己长公主之女的身份从未绝望,在里面熬了很多年,最后在得知母亲和兄弟都过世之后,知道再没了盼头,这才抑郁而终。

陈阿娇

卫子夫,虽然出身卑微,但是一向处事谨慎仁慈,谦恭守礼,她生下了汉武帝的长子,她的弟弟和外甥都为汉朝建立了不世的功业。她战战兢兢四十多年,最终还是落得太子被逼谋反,武帝派人收回她的皇后印绶。她一定很清楚阿娇的悲惨遭遇,于是在交出印绶之后立即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看似显赫但却什么都没有得到的人生。大约是老天仁慈,最终她的重孙到底即位为帝。

卫子夫

李夫人,出身低微,却成为武帝的宠姬,因为她的缘故,武帝派她的兄弟李广利为将出征匈奴,但是这人却根本不懂军事,兵败不说,更是投向了匈奴,最后被杀。李夫人侍奉武帝不过几年就身染重病。弥留之际,武帝前来探望,李夫人以被覆面,不让武帝见自己最后一面,只是为了让武帝记住自己最美丽的时刻。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李夫人深知这个道理。果然,在她死后,武帝记住她最美丽的一面,深深思念,对她的亲族都有封赏。武帝并没有追封她为皇后,只是因为在武帝死后,武帝的另外三位皇后都是因罪死。没皇后陪葬,霍光只好把这位李夫人抬出来封为皇后,陪葬茂陵。

李夫人

李夫人临终一刻的覆面,反映出了她的聪明,反映出了武帝的薄情,更反映出了她一生的悲哀。在人生的最后一刻还要心机深重的为家族谋利益,为幼子计将来,可见她平日里侍候武帝是多么的小心翼翼,如何的如履薄冰,难怪她进宫没几年就病死。自古伴君如伴虎!

钩弋夫人,武帝晚年最宠爱的女人,生了一个很聪明的儿子,但是武帝担心她效仿吕后故事,于是找茬杀死了她,然后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就是后来的昭帝。钩弋夫人死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心中有多悲哀!不过她到底是昭帝的生母,被追封为皇太后。武帝此举,使北魏开创了立子杀母的制度,当然,那些被杀的女人其实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钩弋夫人

看到这些女人的故事,不能不认为汉武帝是最负心薄幸之人。不过,唐朝的玄宗比他也好不到哪里去,尤其是他对原配王氏的态度。

唐玄宗李隆基,在武则天当政、太平公主权势熏天的时候,备受压抑,心中惶恐,他的原配王氏一直在他身边安慰他,在他起兵的时候,王氏也在他身边支持他。最终当他登上帝位,立王氏为皇后。这位王皇后为人贤德,虽然比不上长孙皇后,但是也差不太远,因为后来武惠妃得势的时候让宫中人说王皇后的坏话,宫中竟然没人愿意说,可见她多么仁慈,多得人心。

只是她没有长孙皇后运气好,一直未有生育,而李隆基也不是李世民那样的明君,因此注定了王氏悲剧性的结果。因为武惠妃得宠,李隆基有了废后之意,王氏非常惶恐,担心李治皇后王氏的命运在自己身上重演,于是佩戴了一个作了法的求子的符纸,被李隆基得知,废为庶人,幽居冷宫,不过三月便过世了。

若李隆基是个明君,不被其他女人蛊惑,让王氏的后位稳如泰山,王氏也不会因为恐惧而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王皇后过世之后,据说李隆基很内疚,以一品夫人的礼仪葬她,只是人都死了,这些虚名又有何益?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做给人看的。若真的内疚,为何不恢复她皇后的名位呢?

若说汉武帝废阿娇无情,李隆基就更无情了。陈阿娇不过因为身份高贵,因她母亲投机的缘故,才使汉武帝当了皇帝,她本人嚣张骄纵,并不温柔贤惠。但是王氏跟李隆基的情况则不同,王皇后是和李隆基患难与共的女人啊,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王氏的父亲曾经拿一件衣服换了面粉做汤饼给李隆基庆祝生日,而且王皇后一直谨守本分,并不嫉妒,善待后宫众人,这样的女人他竟然为了另一个女人而狠心废黜抛弃,实在是太过残忍无情了!

李隆基虽生于皇家,是武则天的亲孙子,但是他小的时候因为政治斗争,曾和五个同父异母的亲兄弟还有三个堂兄弟(李贤的三个儿子)一起被关在宫中幽禁,他的生母和嫡母因为无意得罪武则天,在新年进宫觐见的时候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就算李隆基后来成为天子都找不出母亲死亡的真相和尸骸埋葬的地点。因为跟四个兄弟还有一个堂兄(其他两个被折磨死了)经历了那样可怕的岁月,所以他们兄弟一生都和睦亲爱,没有发生过任何争斗,但是他对一起经历过患难的发妻竟如此绝情,实在让人齿冷!

元献皇后杨氏,在李隆基为太子的时候已经侍奉在侧,并且怀有身孕。当时太平公主掌权,对皇太子李隆基很是猜忌,而东宫中又有许多太平公主的眼线,使的东宫中人心惶惶。杨氏怀孕,李隆基畏惧太平公主的威势,于是密谋要将此胎堕去。后被人劝解,才让杨氏平安产子,也就是之后的肃宗李亨。

李隆基身边美女如云,杨氏并不得宠,在李隆基称帝后,只给了她贵嫔的名位。因为李隆基自己改过后宫品阶,又按照自己心意随便改变品阶,因此查不到这贵嫔到底是几品,应该是二品到三品的品阶。正因为这位杨氏不得宠,所以她的儿子才逃过武惠妃谗言——李隆基一日杀三子的厄运,最后成为大唐的皇帝肃宗。当然这个皇帝过的很悲惨,他当太子的时候每天害怕老子和武惠妃,整日战战兢兢活着,当了皇帝之后又被老婆和太监夺权,最后惊惧而死。
杨氏在李隆基在世的时候就去世,没有看到儿子被立为太子的一天,也没有看到儿子继位的一天。在她的儿子继位之后,她被追封为元献皇后,只是她的一生是孤独的,哀伤的,恐惧的,就如同千百年间后宫中那些默默无闻的那些女子一般!


武惠妃,武则天堂兄之子
武攸宁的女儿,李隆基称帝之后,诛灭武氏族人,武惠妃年幼,被没入宫中作为宫婢,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李隆基看到,因为惊艳于她的美丽,李隆基忘记了自己之前宠爱的所有女人,例如王皇后、太子生母赵丽妃,导致这些女人郁郁而终。

李隆基因为宠爱武惠妃,竟然昏庸到一日之内连杀三子,做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情来,不过最终,在武惠妃死前,他也没有立武惠妃为皇后,没有立她的儿子为太子。

若武惠妃没有被李隆基看到,若她不是生的那样貌美如花,她的人生定是极为悲惨的。因家属犯罪而被罚入宫廷的女子本就是地位最低贱的,从富家千金变为最低贱的奴隶,每日辛苦操劳不说,还要被其他出身寒微的人践踏,无比可怜。若是她们自己犯了过错导致这种命运倒还好说,只是不过因为家人的连累才会如此,她们本没有主宰男性家人的权力,却要无辜受到这种磨难,实在可怜,实在不公。当然,武家自然还有和她一样身份的女子,只不过容貌不及她,或者未能一睹天颜,只能无声的凋零在掖庭宫中。

武惠妃

据说李隆基不立武惠妃为后,是因为武惠妃导致王皇后被废并且郁郁而终,这个不过是一种掩饰帝王无情的说法。若李隆基真的因为这个不立后位,心中一定会对武惠妃有戒备心理,如何会依旧那样宠爱她,最终为她杀死自己的儿子呢?

李隆基不立武惠妃为后,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害怕。武则天当政和太平公主主政在他心中留下了极为可怕的阴影,他最终不立武惠妃为后,只是担心被她抢了权柄而已。因此,在武惠妃死后,当这个女人对他再也没有权力的威胁的时候,他追封她为皇后。

可笑的是,李隆基最终竟然给武惠妃贞顺皇后的谥号,并且给他的祖母武则天改换了谥号,将“则天大圣皇后”改为“则天顺圣皇后”,这两个女人哪里有一点顺从的表现啊?又或者只是李隆基在自己的意识中希望女人全部顺从如水,因此在谥号中反应出来,那么他可真称的上有史记载的意淫的鼻祖了!

其实李隆基算是武惠妃的杀父仇人,只是在那个皇权斗争的圈子里,这笔账也算不清谁欠谁的。武惠妃倾其一生精力使用各种手段,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也受尽各种胆战心惊的折磨,最终还是未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害死别人的儿子,并因此恐惧身亡,只是若不是那样一个制度,若不是在那样一个你死我活的后宫之中,她值得去害死别人吗?死后儿媳妇还被老公抢了,儿子也屈辱悲哀的活一辈子,这个女人难道不可怜吗?

她虽然谋害别人,只是始作俑者是李隆基。若李隆基能如同他的曾祖父一样贤明,信任爱戴尊敬贤惠的王皇后,立好后宫秩序,人人心安,也不会发生各种倾轧的事件。而赐死三个儿子的诏书也是李隆基亲手下的,武惠妃跟这些人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本就是敌对的,李隆基自己不念亲情,却推说被女人蒙蔽,实在可笑的够呛!

白居易写《长恨歌》,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讽刺李隆基和杨玉环二人的事情。他们两个之间有所谓的爱情吗?杨玉环并不是李隆基的妻,只是妾而已,当时并没有外界条件限制,只要李隆基愿意,就可以册封杨玉环为皇后,但是他却不愿意让杨玉环当自己的妻子。就算不提这一点,就当二人是夫妻,丈夫在危难时刻保护自己的妻儿本是自古以来男人的责任,可是在马嵬坡下,为了保全自己,李隆基赐死杨玉环。在李隆基下达赐死杨玉环的命令的时候,她的心是否一下凉了,瑰丽的梦幻灭了?若她是自行请死,那么她对于“天家无亲情”这个道理又有多深刻的理解?

杨贵妃

若李隆基不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杨玉环又怎会舍弃自己年轻俊朗的夫君,做这个差不多可以当自己爷爷的男人的妾吗?

一般认为,真正鼓动将士逼死杨玉环的是太子李亨,虽然他本人并不恨杨玉环,但是杨国忠太过遭人嫉恨,当时李亨还没有能力控制大局,害怕李隆基的势力,因此才会逼死杨玉环。若当时他能控制局势,李隆基成为无能为力的太上皇,那么杨玉环也只不过像是太高组李渊的尹、张二妃(二人为李渊宠妃,被建成、元吉买通,一直在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没什么杀伤力,也不需要要她的命了。

杨玉环一生不问政事,只陪玄宗嬉戏,若她只是普通人家的妻子这样倒是无妨,但是帝王的女人如果这样,往往没有好结果。例如南唐后主李煜的妻子周娥皇,后蜀皇帝孟昶的贵妃花蕊夫人,国破家亡,身死神灭,最后还要落得祸水的骂名。

花蕊夫人

如果她可以选择,她是愿意做李隆基的贵妃,有着无尽灿烂的人生,但是却如同烟花一般短暂,还是做寿王的妻子,安逸平静的度过此生呢?

李隆基的四个女人,谁又比谁更悲惨?又有谁是笑到最后的呢?

李隆基如此薄幸,也活该晚年没有好结局!赐死了杨玉环之后,从四川返回长安,儿子李亨已经继位,因为他昏庸无道,宠幸杨国忠、李林甫、安禄山等人搞的天怒人怨,已不可能再为天子,他成为太上皇。一开始日子还算好过,只是他经常在兴庆宫跟百姓同乐,影响很大,被儿子猜忌,于是被移居南内。后来,因为李亨的皇后张氏和她宠幸的太监不喜欢李隆基和高力士,待遇日差,最后几乎衣食不保,郁郁而终,也是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