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觉珵
8日,华为公司在深圳举办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标志着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鸿蒙电脑”正式亮相。业界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PC)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华为终端BG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朱懂东在沟通会上介绍称,鸿蒙电脑历经5年布局,积累超过2700项核心专利,从内核开始重构操作系统。朱懂东表示,2021年鸿蒙电脑就已经有了原型机,华为为此项目相继投入上万名工程师。据悉,即将正式发布的鸿蒙电脑搭载鸿蒙操作系统,采用鸿蒙内核。据介绍,鸿蒙电脑将在本月19日正式发布。这也意味着,华为的电脑产品将正式与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分道扬镳”。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Windows操作系统对华为的供货许可将到期,华为的电脑产品未来只能采用全国产化方案。而早在去年9月,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就在一场直播中表示,“Windows PC可能是停止供货了,可能是最后一批了,以后只有用我们的鸿蒙PC了。”
在8日的沟通会上,《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华为5年打磨的产品,“跨设备”“人工智能(AI)”等成为鸿蒙电脑的关键词。据介绍,鸿蒙电脑将支持搭载HarmonyOS 5操作系统的手机、电脑、平板三设备键鼠共享,并实现跨设备互通、应用接续等功能。
此外,“安全”也在沟通会上被多次强调。据悉,鸿蒙电脑可保障本地数据应用访问和分享数据等整个数据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并从开发、上架、运行全流程保障应用来源纯净可靠。
沟通会后,《环球时报》记者在体验鸿蒙电脑时发现,其整体设计延续了鸿蒙设备一贯的风格,一些界面和交互方式与Windows和苹果macOS有相似之处。
在原生鸿蒙操作系统已正式搭载到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后,鸿蒙电脑的发布也意味着华为终端设备全面进入鸿蒙时代,生态构建在加速。目前,鸿蒙电脑已有300多个融合生态应用完成适配,预计今年底将有超过2000个应用完成适配。
不少业内人士均认为,生态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鸿蒙电脑与鸿蒙系统发展的关键。长期关注华为的科技行业分析师蒋均牧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回望历史,操作系统的竞争从来不是单点技术的突破,而是生态的比拼。”
研究机构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Windows与苹果macOS仍以超80%的全球市场份额统治电脑操作系统,这背后就源于数十年生态积累的“护城河”。Windows与英特尔的“Wintel联盟”、macOS与Adobe等专业软件厂商的深度绑定,构建了壁垒。
蒋均牧认为,此前一些国产电脑系统选择基于Linux内核二次开发,未形成独立技术体系。“鸿蒙电脑的出现恰逢全球科技博弈加剧之际,对于中国科技产业有重要意义,但也将面临挑战,无论是更多软件适配、用户习惯迁移,还是开发者生态培育,每一项都要长期攻坚。”蒋均牧补充称,例如在软件适配上,全球有着海量的桌面软件,而鸿蒙应用市场目前仅覆盖高频场景。要实现“全场景繁荣”,仍需吸引更多开发者,特别是要在工业软件、专业工具等“硬骨头”领域取得突破。
鸿蒙的加入也为中国国产电脑操作系统发展注入了新力量。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计世资讯研究院去年底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操作系统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目前银河麒麟、统信UOS等国产电脑操作系统的生态成熟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