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4月8日电(记者王莹、刘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稀土元素钪对光催化分解水的催化材料进行改造,产氢效率提高15倍,创造了该材料体系的新纪录。相关论文4月8日在学术期刊《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发表。
据介绍,光解水制氢以二氧化钛半导体为催化材料,在阳光下直接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当光线照射二氧化钛时,内部产生的带电粒子成为分解水的工具,整个过程绿色环保。
“但这些被激活的带电粒子并不稳定,绝大多数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就会复合湮灭。此外,高温制备容易形成氧空位捕获带电粒子,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光催化反应的效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科研团队负责人刘岗说。
针对这一问题,科研团队创造性地引入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邻居——钪元素对二氧化钛进行改造。由于半径相近,钪离子能完美嵌入材料而不造成结构变形,钪的稳定价态也恰好能够中和电荷失衡问题,且钪离子能重构晶体表面,产生特定的晶面结构让带电粒子有充分参与反应的时间和空间。
在模拟太阳光下,科研人员利用改造后的二氧化钛催化材料分解水制氢。新华社记者 刘祯 摄
“改造后的光催化材料性能显著提升,紫外线利用率突破30%,在模拟太阳光下产氢效率较同类材料提升15倍。”刘岗说,如果用这种材料制作1平方米的光催化板,在阳光照射下每天能产生约10升的氢气。
目前,我国二氧化钛产能占全球50%以上,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我国的钪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科研人员表示,光催化分解水效率进一步突破后将有望实现产业应用,推动能源结构升级。
车主称50升油箱被加了67.96升汽油,成都一中石油加油站未回应
08-21外媒:拉夫罗夫警告称,在没有俄参与情况下讨论乌克兰安全保障是“没有出路的”
08-20磨难教育,课本上找不到的课|民坊评弹
08-20头号引领 势向未来丨太阳纸业铺就传统制造业升级新赛道——特种纸中见“数智”
08-20寓教于乐的亲子游如何玩?来看贵州这个恐龙小镇的多维度沉浸式研学
08-20把握产业变革中的财富机遇 招商银行湘潭分行投资报告会8月21日启幕
08-20在时光里扎根,守望家园一片绿
08-20乘地铁 游南京|麻司:地铁旁的“美食驿站”
08-2049万货款被骗,重庆渝中警方破合同诈骗案三年挽损全追回
08-20内乡县:“清凉游”带热文旅经济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