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知名历史文化街区,北京大栅栏汇聚了大量由老字号开办的博物馆。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这片美育群落中,却出现了闲置、建而不用甚至挪作他用的现象,一些展陈也存在设计不周等问题,本该锦上添花的内容,反而变成了“扣分项”。
眼下,公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水准都在快速提升,单纯的吃喝购物已经难以满足游客对于一个历史文化街区的期待。老字号建设博物馆,不仅有助于展示品牌历史和工艺传承,也顺应了城市消费结构的升级趋势,是提升品牌竞争力和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多赢之举。反观大栅栏的部分老字号博物馆,虽说跟上了风潮,却出现大观楼影院中“谭鑫培”站起柜台,“民俗文化庙会”商街卖起魔法扑克等场景,着实给人一种焚琴煮鹤之感。
博物馆是古与今意义交互的“剧场”,这就决定了展厅不能一建了之,其展陈设计与运营是一项高度专业的系统工程。一场好展览,大到主题、风格、形式、推广,小到墙上一颗钉子的位置,都离不开策展设计者的布局与匠心。运营同样是技术活,涵盖内容策划、观众服务、教育活动、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缺一不可。大栅栏多个老字号博物馆所出现的问题,反映出一些企业过度重视展馆建设,忽视了后续内容更新与运营管理,导致展览缺乏故事性和情感共鸣,难以建立与观众的深层联系,最终让美育功能大打折扣。
今天,北京正在大力建设“博物馆之城”,大栅栏的老字号展馆不仅是品牌的展示窗口,更承担着首都核心区应有的文化责任。这就要求展馆的运营不应局限于企业自身宣传等商业化目标,而应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市场与政策的双重作用。破解困局,首先要转变“建成就算完成”的陈旧观念,深耕内容、优化体验,定期更新展陈内容,丰富教育活动,增强观众黏性。这方面,相关部门正在出台政策,帮助老字号进一步提升展览展示水平。另一方面,北京智力、设计资源丰富,老字号博物馆应积极与高校、文化机构、创意团队深度合作,借助专业资源提升展馆的教育和传播功能。
大栅栏的老字号,可谓站在文化富矿之上。让这些博物馆真正“活”起来,打造小而美、小而专的活态博物馆,北京故事将走进更多游客的心里,也将培厚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锐评|老字号里的博物馆如何“活”起来
05-06“万芳同梦——《红楼梦》文化展马来西亚特展”在马来亚大学图书馆隆重开幕
05-06博物馆寻宝图书馆“充电”体育馆暴汗 这些微度假模式 你爱了吗
05-06同比增长6.4%,今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05-06青海省博物馆 “五一”假期接待观众同比增长40%
05-06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多维度简介
05-04全国铁路今日预计发送旅客2040万人次,这些方向有余票
05-04市场需求锐减,毛利率走低,金融街深陷亏损泥沼,净利连续4年下滑
05-04市民尽享书香假期无穷乐趣
05-04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召开“青春心向党,奋斗正当时”济困助学座谈会
05-02勉县公安局:老人走失急坏家人 民警暖心救助获赠锦旗
05-06边啃酱板鸭边看火壶表演,这才是安乡的正确打开方式
05-06锐评|老字号里的博物馆如何“活”起来
05-06李家超:五一黄金周访港旅客110万 按年升逾两成 丁财两旺
05-06今明两天出门请戴口罩!
05-06来洛南,“乡”约诗和远方
05-06好莱坞震惊:简直是荒谬!
05-06新华社权威快报丨超14.65亿人次!2025年“五一”假期交通出行火热
05-06“五一”假期泰安市21家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64.28万人次
05-06“万芳同梦——《红楼梦》文化展马来西亚特展”在马来亚大学图书馆隆重开幕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