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近年来,包括中学生、大学生、留学生在内的学生群体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反诈意识薄弱,逐渐成为诈骗团伙的重点目标。5月15日,正值“5·15”教育宣传节点,北京金融监管局特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青少年及家长,提高学生群体反诈防骗能力。
针对中学生群体,据北京金融监管局介绍,有不法分子利用中学生群体对偶像文化、二次元文化的热爱,以“免费领取周边产品”“解锁隐藏内容”为噱头,引诱中学生加入QQ群、微信群等特定社交群体,并通过在群里营造“限时抢购低价物料”紧张情绪,骗取中学生支付所谓的“入场费”或“保证金”。不法分子甚至还会诱导中学生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通过控制手机账户向不法分子账户转账,谋取不正当利益。
针对大学生群体,不法分子则以“轻松赚钱”“日结高薪”为幌子,吸引大学生参与刷单兼职。初期利用小额返利骗取大学生信任,随后以大额返利任务诱骗大学生垫付大额资金,并借“任务未完成”“系统故障”等理由,拒绝退款、卷款跑路。个别大学生在筹集资金过程中,还存在向亲朋好友借款、向网贷平台借贷等情形,导致负债累累、征信受损等不良后果。
针对留学生群体,现在发现的情况是,不法分子会假冒使领馆、公检法、金融监管等工作人员,谎称留学生“涉嫌洗钱”“签证异常”等,利用留学生孤身海外、心理脆弱的特点进行恐吓,要求其通过大额转账等方式证明其清白,并要求阻断其与外界沟通,防止相关部门及时阻止或追回。同时,在留学生切断联系过程中,不法分子还会趁机向其家属勒索“保释金”等,实施二次诈骗、引发二次损失。
就此,北京金融监管局特别提示广大青少年及家长,通过正规平台寻找兼职,核查企业信用信息。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
此外,消费者要警惕“天降福利”,遇到“明星互动”“免费产品”等信息、链接,务必及时同官方核实;接到可疑电话后,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遇威胁或恐吓时,及时与家人、学校联系求助。
编辑 阎侠
校对 柳宝庆
相关文章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
06-302025北京高考录取分数线:普通本科430分!同时公布了2025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一分一段),698分以上113人
06-25市媒聚焦丨守护“银龄”平安路 织密老年群体出行“安全网”
06-24湖南“四销四有”模式全国推广 累计销售脱贫地区产品超200亿元!
06-23专访丨Beijing Brew & 北京精酿啤酒节负责人李威:不同城市拥有不同气质,精酿亦然
06-22全省金融运行稳中向好 存款总量增长较快
06-20安徽灵璧农商银行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
06-19刘建超分别会见博茨瓦纳和莫桑比克客人
06-14农发行贵州思南县支行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保密防线
06-06贾跃亭谈散户数度哽咽:都是散户支持,是散户救了我们的命
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