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4.16万亿元!深圳上半年金融成绩单出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2:08:00    

7月22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举行2025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金融运行有关情况。


深视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上半年,深圳金融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明显。截至2025年6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6000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00亿元。


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

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记者注意到,深圳持续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全市信贷投放主要投向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其中,科技贷款余额2.1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1.3万亿元,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此外,深圳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2025年6月,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85%,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记者了解到,人民银行出台实施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有效支持深圳经济回升向好。数量上,认真落实降准政策,向辖内释放资金614亿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价格上,引导金融机构将政策利率下调成效传导至存贷款两端,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和银行净息差稳定。结构上,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其中,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方面,清单内已有超1850家科技企业、89个项目获贷超410亿元。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牵头出台深圳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实施方案并推动落实。


据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介绍,目前已形成科技、普惠贷款余额2个“2万亿”,绿色、数字经济贷款余额2个“1万亿”的信贷格局,规模居全国各城市前列。


科技金融方面,推动“腾飞贷”“科技初创通”等科技信贷创新模式增量扩面,102家企业签约“腾飞贷”36亿元,“科技初创通”助力3761家企业获得贷款48.4亿元。


绿色金融方面,锚定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目标定位,探索构建“全链条、多维度”的蓝色金融服务体系。截至6月末,绿色港口和航道、绿色船舶制造、绿色渔业等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5.4%。



普惠金融方面,“个体通”“小微通”“深质贷”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11万户,发放贷款超33亿元;筛选首批1000家“无贷户”名单,已有25家企业获批贷款超7000万元。截至2025年6月末,深圳民营经济贷款余额4.26万亿元,较年初新增849.75亿元。


金融服务方面,精准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新发放贷款金额103.78亿元;支持居民就业增收,增强消费能力,为近8000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发放贷款余额超290亿元。


数字金融方面,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累计开立数币钱包近3000万个,累计签约预付式经营机构3800家、管理预付资金近31亿元;在前海落地首笔“大宗商品交易+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指导地方征信平台推出50余款征信产品,数据赋能促成企业获得融资5744亿元。


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


记者了解到,2025年以来,深圳在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上持续发力。



深圳持续完善重点场所外卡受理、外币兑换和现金支取设施建设,已指导全市近40个重点商圈、超1.3万户商户补短板、优服务,全方位提升外籍人员的消费支付便利性。2025年1-6月,外籍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8587.54万笔、118.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35%。


深圳在机场、口岸建设5个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支付、文旅、通讯、交通等综合服务。截至2025年6月末,支付板块共接受咨询超1.1万人次,办理业务超1600人次,收到了世界各国人士的留言感谢。


深圳还持续推广港人代理见证业务。港人代理见证开户业务办理银行扩大至8家,目前港人在深共开立内地银行账户超321万户,其中代理见证开户超41万户,累计交易近361亿元,占粤港澳大湾区九成。


记者 / 张少强

编辑 / 徐子鋆

审校 / 李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