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房、0首付购车、企业孵化、背债、AB贷、征信修复等。这些业务通常通过虚假宣传和承诺高回报来吸引客户,实际上可能涉及欺诈行为。
超过13.4%的年化利率的贷款被视为违法。此外,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超越经营范围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也属于非法放贷。
利用自己的名义在银行贷款,然后转给别人,放高利贷。这种做法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借款人可以不用偿还这些贷款。
通过玩文字游戏等方式吸引借款人贷款,实际利率远高于表面利率,导致借款人陷入债务陷阱。这种行为也是违法的,并且借款人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
贷款中介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用于非法放贷或其他不法行为。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并触犯了法律。
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未经依法批准进行非法集资、非法发放贷款等。这些活动扰乱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非金融企业通过借贷名义进行非法集资或非法活动,如向职工非法集资或非法向社会集资。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还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
综上所述,这些贷款业务因其违法性质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应当避免参与并寻求合法合规的贷款渠道。如果发现可疑的贷款业务,应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关文章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法务中心正式启用
08-28三部门出台举措——发挥金融力量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08-26民乐县司法局:创新公证服务机制 助力金融安全稳定
08-22中报观察丨亏损收窄的上半年,金融街要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08-19多项金融数据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更多信贷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08-15激发消费潜能 两项贷款贴息实施方案出炉
08-1314.16万亿元!深圳上半年金融成绩单出炉
07-22湖南“四销四有”模式全国推广 累计销售脱贫地区产品超200亿元!
06-23全省金融运行稳中向好 存款总量增长较快
06-20安徽灵璧农商银行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
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