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能力,也称为证据资格或证据的适格性,是指 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的法律上的资格。具备证据能力是作为证据的先决条件,只有具备证据能力的事实材料,法院才能够将其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证据能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证据必须是由法定人员依法定程序收集的,并且具备法定形式和合法来源。不符合法定证据形式或来源的证据不能作为证据。
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客观的联系。与案件事实无关的证据不能作为证据。
证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不能是伪造或篡改的。
所有证据材料都应当经过双方当事人的质证,未经过质证的证据不能具有证据能力。
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逾期提交的证据一般不具有证据能力,除非属于“新证据”。
某些证据可能因特定条件或法律规定而受到限制,不具备证据能力。
总结来说,证明能力是证据被法院接受并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据的前提条件,它涉及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客观性、质证过程以及举证期限等多个方面。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证据材料,才能具备证据能力,并在诉讼中发挥证明作用。
相关文章
巴基斯坦宣布成立陆军火箭部队司令部
08-14腾讯Q2研发投入202.5亿元同比增长17%,混元3D大模型接连突破
08-14广东前6月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超18%,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07-17市市场监管局举办2025年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技能竞赛
07-03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徐汇区开展养老机构应急消防演练
06-18临沭农商银行“四轮驱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06-18禁渔执法不能松劲
06-18家属回应金昀去世:一百多次病危不是事实,希望大家尊重死者
06-15理想汽车2025年5月交付40856辆
06-09重庆渝北悦来街道:开展消防安全监管专题培训会 筑牢辖区安全防线
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