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方电网在深构建“海陆空”立体智能巡检体系 机器人军团多栖作战 力保十五运会电力无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7 20:04: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董思 通讯员 杨晶晶 郝越

8月27日,为期6天的十五运会深圳赛区首赛——群众比赛门球项目落下帷幕。场上运动员挥汗如雨,场外供电人为赛事保驾护航。

无人机自主起飞,精准按照既定航线巡查线路;“赛博汪汪”穿行于变电站内,敏锐捕捉设备的一举一动……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运用“AI+机器人”构建“海陆空”立体化智能巡检体系,推动保供电从“人海战术”向“人机协同”转变,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构筑起数字电网的智慧防线。

“空中尖兵”兼具多项作战技能 巡检效率提升6倍

群山峻林间,条条银线凌空飞架,把光明送向千家万户。在深圳,这样的空中“电力高速”连起来有4300多公里,相当于往返深圳和北京的距离。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黄志伟 摄)

“以前我们师父翻山越岭,用望远镜巡检线路。可即便如此,人眼也难以全面发现铁塔零件的小问题。而现在,我们有了无人机。”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技能专家舒铭杰说道。随着他操作遥控,占地近1平米的“空中尖兵”瞬间腾空而起,利用“随身携带”的精密仪器给线路“拍照体检”,帮助保电人员1个多小时即可完成原来人工巡视约1天的工作量,巡检效率提升约6倍。

“无人机能精确画出线路和周围环境的三维模型。这样我们就能在电脑上快速分析出线路有没有‘危险邻居’了。” 舒铭杰打了个比方,“当我们发现树障隐患时,还能用带有‘剪刀’的无人机,‘一键精修’树枝,既避免人员高空作业和线路停电风险,又最大程度保护整棵树木,可谓‘一举三得’。”

在变电站,“空中尖兵”同样“一展身手”。保电人员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即可远程指挥无人机从机巢出列、自主巡航。“这套无人机电力巡检系统由南方电网自主研制,目前站内拍摄点位约1900个,可有效弥补地面摄像头的盲区。”深圳供电局500千伏现代巡维中心站长钟田勇说。

“依托深圳强大的低空产业基础,我们积极和本地头部无人机研发生产企业合作,研究开发电力巡检无人机,在提高保电效率的同时,拓宽无人机应用场景,助力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加快发展。”深圳供电局十五运会保电办负责人邓世聪表示。

“赛博汪汪”无惧复杂环境 半小时完成全站巡查

除了无人机,地面“赛博汪汪队”也是好帮手。它们的体型与真实犬种无异,却兼具“十八般武艺”。传感器、自主导航算法、高清可见光相机、红外热成像仪、3D导航雷达……这些智慧元素构筑起机器狗的“五脏六腑”,使其能快速完成红外测温、表计识别、异响检测等任务,并实时回传巡检数据,帮助保电人员进行AI智能诊断。

在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变电站,“赛博汪汪队”辅助工作人员巡检电力设备。(黄志伟 摄)

“我们只需在后台下达任务指令,机器狗便能沿着站内指定路线,对设备‘望闻问切’。”钟田勇介绍道。目前“赛博汪汪队”主要负责深圳变电站、电缆通道、配电房等重要保电值守点,即使恶劣天气和复杂地形也能应对,提升供电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

据悉,今年深圳供电局还在国内首次应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海上架空输电线路桩基础巡检,完善了“海陆空”立体化智能巡检体系。“‘AI+人工’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智能巡视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人工方式。以1座220千伏变电站为例,传统需要两人现场耗费约4小时。而智能巡视模式下,仅1人耗时30分钟即可远程全览站内设备。”深圳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生产监测部副主管王勋江表示。

“智慧大脑”全链路监测电网状态 实时数据“一图掌握”

数字化作战的格局下,既需要前线机器人,也需要后方“智慧大脑”运筹帷幄。

在深圳供电局电力指挥中心主控室大屏上,十五运会群众比赛门球项目所在场馆——深圳大运中心体育场的所有供电情况都“浓缩”在“保电一张图”里。供电设施数据实时更新、现场视频画面滚动播放,保电人员可以从220伏插座“一路”监测到相关联的500千伏高压设备运行状态,场馆供电一有异常就能被捕捉并预警。

“这是我们为十五运会‘定制’的智慧保电系统。系统依托‘数字孪生电网地图’和国内首次大规模实战应用的‘电鸿化’物联网设备,使指挥人员能够清晰掌握场馆电力‘保什么、谁来保、如何保’。”深圳供电局十五运会保电办电网组长陈作伟表示,该系统在大屏端、PC端、移动端实现“三端”数据互通,指挥指令、异常告警能从指挥部直达一线人员,实现“状态一网感知、指挥一令到底、任务一线管控、资源一体调配”。

据了解,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共有108个保电场所,涉及深圳电网三分之一的变电站、约450回输配电线路。深圳供电局正联合深圳电网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积极运用新技术,筑牢保电防线。“我们将继续认真落实科技办赛要求,大力推动‘电鸿’、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保电场所规模化应用,让体育盛会因科技保电而更加精彩。”邓世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