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5月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云南展区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主线拉开参展序幕,全方位展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新成果、新亮点。
云花、云茶、云咖等特色云品闪亮展会,彝绣、银器、木雕、紫陶等文创产品悉数登场,刮起云南“创意”旋风。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宁陶展台前,各类精美奇趣摆件举目可见。近年来,随着华宁陶、建水紫陶等云南名窑的加盟,瓦猫工艺在文创界不断出圈,实现了融合创新;来自南华县的“楚雄彝绣”采用绿孔雀、马缨花、打籽绣等元素进行创作,并结合“野生菌之乡”特点,开发出野生菌造型的胸针、香包和杯垫,兼具民族时尚与实用功能的彝绣提包颇受关注。
观众在云南展区寻觅文创优品,欣赏民族歌舞,领取免费云花,左手咖啡右手茶,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霞客行之江山多娇”“郑和行之友谊使者”两大主题展,令人们趋之若鹜,现场演员身着古装、赠送香囊的“穿越”场景增添了参与感;艺术家钟开天先生的《郑和下西洋》500米长卷中国画,被业界誉为当代国画创新巨制,此次采用数字多媒体展示方式惊艳亮相深圳文博会……具有高辨识度的云南元素在文博会上大放异彩。
“版权转化的云南实践”近年来初见成效。青花咖啡杯组件、竹编刺绣包、白泥小花瓶、雀羽刺绣杯、手工刺绣耳环等文创精品,在“作品登记证书”的护持下,最大化凸显出艺术作品的唯一性及文化价值。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艳飞说,进行版权作品登记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近年来,我省文化产品版权保护意识明显提升,必将在有效保护的同时促进全省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5月24日,我省携云南数字影视产业园(基地)项目参加深圳文博会文化产业招商会。该项目将打造室内AR虚拟摄影棚,构建室外专业取景地及相关配套设施,同时整合连通省内各州(市)影视拍摄资源,为剧组提供一站式服务。依托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将助力我省天然摄影棚打造,构建出一条文化出海新通道。
“走出去”自我推介,“请进来”招商引资。5月25日,我省举办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玉龙湾影视基地、南华县彝绣文化产业园、梁河县葫芦丝小镇农文旅综合体等21个项目涵盖其中,涉及文旅融合、民族文创、版权转化等重点领域。推介会现场,来自大湾区的企业家代表对云南文旅项目投资热情高涨,纷纷表示云南是民族文化的万花筒,是文旅和影视的天堂,发展文旅产业、影视产业大有可为,相信在政策护航下,必能找到适合的投融资项目。
深圳文博会期间,我省还邀请文化领域专家,就文化产业趋势展望、政策解读、市场运营等方面为云南展团人员进行授课辅导。
“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于深圳文博会最后一天对外发布,丽江玉龙雪山印象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名列其中。公司总经理郭建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对企业在经济效益、乡村振兴、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肯定,但同时也是鞭策,未来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深挖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观众带来更多高质量的艺术体验。
纵观本次云南展团,既有连续多届参会的资深彝绣企业,也有“比顿咖啡”“冰岛茶魂”等新加入的小伙伴,他们在深圳文博会收获的不仅是销量订单,更有来自全国乃至全球文创领域的思维碰撞。深圳文博会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影响力,这为云南文化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了高质量平台,也为云南文化产业扬帆出海注入了强劲动能。
来源:云南网
编辑:肖金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