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海一家丨AI赋能“末梢治理”,温情深耕基层安全防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0:04:00    

在深圳福田的街巷之间,华富街道如同一块“未来城市的温情试验田”,以科技为针、以人文为线,织就一张融合理性与温度的基层治理网络。这里没有冰冷的数据堆砌,只有触手可及的安心与暖意。

今年以来,华富街道持续深耕“末梢治理”,狠抓基层消防宣教演练与隐患整治,将“平安华富”理念融入高质量发展脉络,实现风险隐患“防范在前、化解在小”和灾害事故“救早、灭小”,织密辖区“安全网”,让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居民,共同成为城市安全的守护者与受益者。

首个街道级消防安全培训站,让安全“看得见”

走进田面新村的消防演练场,商户与居民手持灭火器轮番上阵,烟雾弥漫中,一场“自救互救”的实战课正在上演。

华富街道聚焦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针对单位负责人、员工等“神经末梢”群体,创新打造全区首个街道级消防安全培训站,通过案例警示、实操演练等形式,系统性教授灭火器材使用、隐患自查等技能,覆盖商户、居民等多元主体。

4月以来,华富街道累计开展7场培训,惠及270余家单位、280余人,推动安全能力转化为全民生活素养。将“末梢治理”的触角延伸至每个“神经末梢”——从经营单位负责人到一线员工,从城中村居民到独居老人,人人都是安全网格的有机节点。

AI赋能隐患预警,让科技成为无声的守望

“火眼金睛”智慧监管系统,则通过AI摄像头与智能烟感设备,对“三小”场所内的火灾隐患、违规住人等情况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利用AI识别算法对监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预警。

一旦触发报警,可第一时间通过短信、邮件、电话等多种方式通知辖区监管工作人员。隐患未起,预警已至,“火眼金睛”24小时守护“三小场所”,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无声的邻里守望者。

3

4

重塑公共空间的规则感,让秩序“听得见”

“骑乘电动车请佩戴头盔”“请勿违停,安全出行”……在华富街道上空,无人机化身“空中劝导员”,用温和的语音提醒取代生硬的罚单。

无人机作为交安委办的“空中助手”,以高效、视野广的优势弥补人工盲区,通过“空中+地面”立体巡查,实时取证并联动地面交安员、交警开展处置,提升交通违法管控效能。

6

在空中巡逻疏堵保畅方面,聚焦高峰路段、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无人机通过视频回传、空中喊话联动“铁骑”疏导拥堵;同步排查交通标志不全、设施损坏等隐患,助力构建安全高效的交通体系。

5

这些“天眼”不仅疏解交通堵点、排查道路隐患,更以科技的温度重塑公共空间的规则感。当无人机掠过学校、商圈与公园,地面与空中的联动巡查,让“高效”与“包容”并行——既守护了道路畅通,也传递了一座城市对市民的尊重与关怀。

共治共享,让安心“摸得着”

这里没有“你”和“我”,只有“我们”——整改隐患时,巡查人员与店主共同制定方案;夜查行动中,志愿者与网格员并肩穿梭街巷。每一栋楼的安全升级,都是居民参与治理的生动注脚。

在田面新村,华富街道联合田面社区党委、田面实业股份公司及田面消防应急分队,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模拟电动车自燃、厨房火情等场景,检验商户操作灭火器、应急分队联动及居民自救能力。目前已完成15栋楼栋实战演练,剩余36栋将于5月推进,以协作筑牢安全信任网。

7

针对城中村等重点场所,街道制定主题检查清单,严格做到“检查一家,规范一家”。同步推进夜查夜巡、电动车全链条整治等行动,累计整改超高层隐患534处,清理僵尸车150辆,整治乱停放180处,将隐患消除于未燃。

8

华富街道聚焦推动辖区居民成为安全网格的有机节点,真正构建起抵御风险的韧性共同体,绘制应急管理向善治蝶变的生动画卷。这是深圳基层治理的缩影,更是“四海一家”理念的鲜活表达。在这里,科技理性与人文关怀并非对立,而是交织成守护万家的安全网,政府与市民是共治共享的同行者。当安全成为共识,当规则蕴含温度,这座城市便真正成为了“所有人的家”。

撰文:叶淑萍 孙珊 张青

【作者】 叶淑萍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